一把竹藤椅磨得发亮,一张有虫洞的小书桌堆满图书,这就是湘潭大学东坡村9栋3单位2楼沧南居室内景。竹藤椅上,桂花树旁,静坐桌前念书备课写作——这个定格40年的场景,沧南自称为“坐真理的冷板凳”。
40年来,湘潭大学哲学系离休西席、95岁传授沧南孜孜不倦地摸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问题,书写着对信仰的执着。不只如此,他还常年节衣缩食扶助贫困学生,离休后僵持给学生上党课400余场……
11月27日,教育部授予沧南“全国优秀西席”称谓。这也是时隔26年、退休24年后,沧南再次得到“全国优秀西席”荣誉称谓。
“学术的阶梯上,哪有什么终点?”
1924年5月,沧南出生于安徽合肥。1952年,沧南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系硕士结业,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
1974年,湘潭大学规复建校。1977年11月,曾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研室主任的沧南,提着一口大樟木箱子从武汉来了湘潭,成为从全国各地高校支援湘潭大学建树的首批传授之一。
此时的湘潭大学,没有电灯、自来水,没有图书馆、讲堂, 湖南成人高考报名,办学条件十分费力。西席分手住在四周农夫家里,晚上蚊子多,备课的时候,各人只好把腿放在水桶里,防备叮咬。
沧南以后与湘潭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与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多名西席一道, 湖南成考报名,满怀豪情,费力创业,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就是紧记毛主席嘱托,把湘潭大学办妥。
1978年,沧南向学校发起,湘潭大学哲学专业招考毛泽东哲学思想硕士生,并成立毛泽东哲学思想教研室。1983年,沧南提出“毛泽东要领学”这一创见性的学术课题,并主编了图书《毛泽东要领学》。他认为毛泽东拟定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要领和事情要领的科学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创举。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主任、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评价说:“这是沧南先生独具特色的学术孝敬。”
40年恪守与开辟,沧南先后撰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趋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关于群众蹊径的几个问题》等大量论著。湘潭大学也因此成为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镇”。
一点燕麦片,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天天散完步吃完早餐后,沧南就径直坐到书桌前,思考问题,撰写文章,开始一天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学术的阶梯上,哪有什么终点?”沧南对记者说。
“共产党员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
1995年离休后,闲不住的沧南在学校关工委兼职做起了志愿者。他给学生上党课,给本科生班级做向导员。
“人必然要有信仰。共产党员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所在、什么环境下,都始终刚强地相信、自觉地践行马克思主义。”虽是耄耋之年,但只要站上讲台,湖南自考报名,沧南总能娓娓道来。
沧南上党课不说大原理,而是把本身摆进去,说心里话、大实话。沧南的教室给学生带来了一道道抱负信念的精力大餐,在校园掀起了一次次学马列、信马列、用马列的高潮。
正是在兼职教学党课的三尺讲台上,沧南用刚强的抱负信念、彻底的理论气力、深切的家国情怀,在学生心灵播撒信仰的种子。连年来,湘潭大学先后涌现出了文花枝、杨怀宝、邓榕等一大批青年先进典范人物。
“身体力行就是最好的教育”
在湘潭大学的校园里,沧南是学生心中最亲近的“沧爷爷”,学生是他心中最可爱的“小伴侣”。
他的党课不只在教室。天天的“早操”也是他和年青人交换的好年华。
“2015年暑假,天天8点钟,持续好几天,沧南传授坐在东坡村四周的石凳上,给我讲他从放牛娃到共产党员和人民西席的故事。”正在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的吴璇回想。
“身体力行就是最好的教育。”一直以来,沧南糊口清贫、勤俭节省。一件棉袄穿了30多年,拉链坏了还舍不得丢。湘潭大学哲学与汗青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黎益君说:“我是做行政事情的,在最冷或最热的天气去沧故乡,发明空调没开,本来是坏了。等我找了人给他修好,可他照旧不常开。”
湘潭大学先后为传授盖了几栋楼房。20世纪90年月,学校布置沧南搬到松涛村的“校长楼”,有位患哮喘的同志提出也想搬到新情况里住。沧南传闻后想也没想,就让出了本身的新住房。
2015年,沧南汇报女儿,他筹备卖掉邮票,将所得资金全部捐给湘潭大学哲学系设立奖学金。
微信搜索【学信网服务号】, 加客服微信,进学历提升交流群
版权所有1 湖南学信网 | 客服QQ:点击咨询
黄老师:13319590009 | 王老师:17775839909
地址:湖南长沙雨花区井湾子井湾路3楼l麓山学院/学信网函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