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指南(1) |欢迎报考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中医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前身是1977年成立的基础课程系,2004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2011年更名为中医学院。
师资
90的全职教师
22,教授20副教授
拥有41博士学位和55硕士学位的教师
14博士生导师
41的硕士生导师
3中医硕士
中国中医院校第一名师1,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2人
湖南著名老中医2,
1湖南优秀教师(培训)
教育部颁发的霍英东青年大学教师奖得主3
湖南省教学贡献奖1,获得者
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领军人才1,12
学院有中医博士后流动站一个,中医一级博士项目一个,中医两个学科八个硕士项目。《中医诊断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和《方剂学》省级教学团队为中医专业的全面改革提供了师资保障。
学院承担中医(五年制)、中医养生(五年制)、中医(“53”综合本科、硕士)建设,其中中医(五年制)为国家级、湖南省特色专业,已被列为国家级、湖南省高校“综合专业改革试点项目”。
课题
1术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项目
56省级项目部
10翔宇
奖项
1术语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目
国家级和省级学会的科技成果奖超过30奖
专利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目
25术语
成果
200南部
600的学术论文超过
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刘福林
俞蓉,中医学院院长
胡小红
专业设置
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
教育部专业目录代码:
该专业的学制为“5 3”一体化模式。通过五年制本科的可以进入中医硕士三年制研究生教育阶段,这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关。完成第五年学习后转入三年研究生教育,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如果教案规定的内容符合要求,将分阶段颁发学历、学位证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中医事业,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的中医基础和临床理论,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较强的专业临床实践技能,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在各级中医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和综合医院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本科阶段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中医经典、针灸、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中医骨科、正常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就业范围
各级医院、医疗卫生机构
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专业素质,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临床诊断和治疗常见病的能力,能够从事医疗卫生领域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工作的中医药应用型人才。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针灸、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科、正常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中医学
各级医院、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科研院所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科研、教学和咨询服务。
教育部专业目录代码:
培养目标
就业范围
培养扎实的健康文化基础,掌握中西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中西医诊断和治疗临床常见疾病;掌握亚健康调理的常用原则和方法;掌握慢性病管理的流程和专业技能,掌握扎实的中医保健理论和实践技术,能够在医疗机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从事以亚健康和慢性病为主的中医保健专业的医疗和各种应用型人才。
教育部专业目录代码: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针灸、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中医儿科、西医内科、西医外科学、健康管理、中医饮食、慢性病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医养生适宜技术、营养与食疗等。
学制五年,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赞 (0)
微信搜索【学信网服务号】, 加客服微信,进学历提升交流群
版权所有1 湖南学信网 | 客服QQ:点击咨询
黄老师:13319590009 | 王老师:17775839909
地址:湖南长沙雨花区井湾子井湾路3楼l麓山学院/学信网函授站